資治通鑒_第111章 (2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是歲,京師及兗、豫、徐州大旱。

戊午晦,日有食之。

十一月,戊戌,以蜀郡太守第五倫為司空。倫在郡公清,所舉吏多得其人,故帝自遠郡用之。焉耆、龜茲攻冇都護陳睦,北匈奴圍關寵於柳中城。會中國有大喪,救兵不至,車師複叛,與匈奴共攻耿恭。恭率厲士眾禦之,數月,食儘貧困,乃煮鎧弩,食其筋革。恭與士卒推誠同死生。故皆無貳心,而稍稍滅亡。餘數十人。單於知恭已困,欲必降之,遣使招恭曰:“若降者,當封為白屋王。妻以女子。”恭誘其使上城,手擊殺之,炙諸城上。單於大怒,更益兵圍恭,不能下。關寵上書求救。詔公卿集會,司空倫覺得不宜救,司徒鮑昱曰:“今令人於危難之地,急而棄之,外則縱蠻夷之暴,內則傷死難之臣,誠令權時,後無邊事可也。匈奴如複犯塞為寇,陛下將何故使將!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,匈奴圍之,曆旬不下,是其寡弱力儘之效也。可令敦煌、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,多其幡幟,倍道兼行以赴其急;匈奴疲極之兵,必不敢當,四旬白天足還入塞。”帝然之。乃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,行太守事,遣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、皇甫援發張掖、酒泉、敦煌三郡及善阝善兵合七千餘人以救之。

太後兄弟虎賁中郎廖及黃門郎防、光,終明帝世何嘗改官。帝以廖為衛尉,防為中郎將,光為越騎校尉。廖等傾身交結,冠蓋之士爭赴趣之。第五倫上疏曰:“臣聞《書》曰:‘臣無作威作福,其害於而家,凶於而國。’近世光烈皇後雖和睦天至,而抑損陰氏,不假以權勢。厥後梁、竇之家,互有不法,明帝即位,竟多誅之。自是雒中無複權戚,書記拜托,一皆斷絕。又諭諸外戚曰:‘苦身待士,不如為國。戴盆望天,事不兩施。’今之議者,複以馬氏為言。竊聞衛尉廖以布三千匹,城門校尉防以錢三百萬,私贍三輔衣冠,知與不知,莫不畢給。又聯臘日亦遺其在雒中者錢各五千。越騎校尉光,臘用羊三百頭,米四百斛,肉五千斤。臣愚覺得不該經義。惶恐,不敢不以聞。陛下情慾厚之,亦宜以是安之。臣今言此,誠欲上忠陛下,下全後家也。”

仲春,乙巳,司徒王敏薨。

永平十六年癸酉,公元七三年春,仲春,遣肜與度遼將軍吳棠將河東、西河羌、胡及南單於兵萬一千騎出高闕塞,竇固、耿忠率酒泉、敦煌、張掖甲卒及盧水羌、胡萬二千騎出酒泉塞,耿秉、秦彭率武威、隴西、天水募士及羌、胡萬騎出張掖居延塞,騎都尉來苗、護烏桓校尉文穆將太原、雁門、代郡、上穀、漁陽、右北平、定襄郡兵及烏桓、鮮卑萬一千騎出平城塞,伐北匈奴。竇固、耿忠至天山,擊呼衍王,斬首千餘級;追至蒲類海,取伊吾盧地,置宜禾都尉,留吏士屯田伊吾盧城。耿秉、秦彭擊匈林王,絕幕六百餘裡,至三木樓山而還。來苗、文穆至匈河水上,虜皆馳驅,無所獲。祭肜與南匈奴左賢王信不相得,出高闕塞九百餘裡,得小山,信妄言覺得涿邪山,不見虜而還。肜與吳棠坐逗留畏懦,下獄,免。肜自恨無功,出獄數日,歐血死。臨終,謂其子曰:“吾蒙國厚恩,奉使不稱,身故誠慚恨,義不成以無功受賞。身後,若悉簿上所得物,身自詣兵屯,效死前行,以副吾心。”既卒,其子逢上疏,具陳遺言。帝雅重肜,方更任用,聞之,大驚,嗟歎很久。烏桓、鮮卑每朝賀京師,常過肜塚拜見,仰天號泣。遼東吏民為立祠,四時奉祭焉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