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113章 (2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魯國孔僖、涿郡崔髎同遊太學,相與論:“孝武天子,始為天子,崇信聖道,五六年間,號勝文、景;及後恣己,忘其前善。”鄰房生梁鬱上書,告“髎、僖誹謗先帝,刺譏當世”,事下有司。髎詣吏受訊。僖以書自訟曰:“凡言誹謗者,謂實無此事而虛加誣之也。至如孝武天子,政之美惡,顯在漢史,坦如日月,是為直平話傳實事,非虛謗也。夫帝者,為善為惡,天下莫不知,斯皆有乃至之,故不成以誅於人也。且陛下即位以來,政教未過而德澤有加,天下所具知也,臣等獨何諷刺哉!借使所非實是,則固應悛改,儻其不當,亦宜含容,又何罪焉!陛下不推原大數,深自為計,徒肆私忌以快其意,臣等受戮,死即死耳,顧天下之人,必回視易慮,以此事窺陛下心,自今今後,苟見不成之事,終莫複言者矣。齊桓公親揚其先君之惡以唱管仲,然後群臣得儘其心,今陛下乃欲為十世之武帝遠諱實事,豈不與桓公異哉!臣恐有司卒然見構,銜恨蒙枉,不得自敘,使後代論者擅以陛下有所比方,寧肯複使子孫追掩之乎!謹詣闕伏待重誅。”書奏,帝立詔勿問,拜僖蘭台令史。

玄月,辛醜,幸章陵;十月,己未,進幸江陵;還,幸宛。召前臨淮太守宛人朱暉,拜尚書仆射。暉在臨淮,有善政,民歌之曰:“強直自遂,南陽朱季,吏畏其威,民懷其惠。”時坐法免,家居,故上召而用之。十一月,己醜,車駕還宮。尚書張林上言:“縣官經用不敷,宜自煮鹽,及複修武帝均輸之法。”朱暉剛強覺得不成,曰:“均輸之法,與賈販無異,鹽利歸官,則下民窮怨,誠非明主所宜行。”帝因發怒切責諸尚書,暉等皆自繫獄。三日,詔敕出之,曰:“國度樂聞駁議,黃髮無愆。聖旨過耳,何故自係!”暉因稱病篤,不肯複署議。尚書令以下惶怖,謂暉曰:“今臨得譴讓,何如稱病,其禍不細!”暉曰:“行年八十,蒙恩得在奧妙,當以死報。若心知不成,而順旨近似,負臣子之義!今耳目無所聞見,伏待死命。”遂杜口不複言。諸尚書不知所為,乃共劾奏暉。帝意解,寢其事。後數日,詔使直事郎問暉起居,太醫視疾,太官賜食,暉乃起謝;複賜錢十萬,布百匹,衣十領。

夏,四月,己卯,分東平國,封獻王子尚為任城王。

建初八年癸未,公元八三年春,正月,壬辰,王薨。詔告中傅“封上王自建武以來章奏,並集覽焉。”遣大鴻臚持節監喪,令四姓小侯、諸國王、主悉會葬。

順陽侯馬廖,謹篤自守,而性寬緩,不能教勒後輩,皆驕奢不謹。校書郎楊終與廖書,戒之曰:“君位地尊敬,海內所望。黃門郎年幼,血氣方盛,既無長君讓步之風,而要結輕狡無行之客,縱而莫誨,視成率性,覽念前去,可為寒心!”廖不能從。防、光兄弟資產巨億,大起第觀,彌亙街路,門客常數百人。防又多牧馬畜,賦斂羌、胡。帝不喜之,數加譴敕,以是禁遏甚備。由是權勢稍損,來賓亦衰。廖子豫為步兵校尉,投書怨誹。因而有司並奏防、光兄弟豪侈逾僣,濁亂聖化,悉免就國。臨上路,詔曰:“舅氏一門俱就國封,四時陵廟無助祭前後者,朕甚傷之,其令許侯思愆田廬,有司勿複請,以慰朕渭陽之情。”光比防稍為謹密,故帝特留之,後複位特進。豫隨廖返國,考擊物故。後複有詔還廖京師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