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,以武都世子玄為北秦州刺史、武都王。
營陽王居喪無禮,好與擺佈狎昵,遊戲無度。特進致仕範泰上封事曰:“伏聞陛下時在後園,頗習武備,鼓鞞在宮,聲聞於外。黷武掖庭以內,鼓譟省闥之間,非徒不敷以威四夷,隻生遠近之怪。陛下踐祚,委政宰臣,合用高宗諒暗之美;而更親狎小人,懼非社稷至計,經世之道也。”不聽。泰,寧之子也。
戊戌,謁太廟。詔複廬陵王先封,迎其柩及孫修華、謝妃還建康。
十仲春,魏主命安集將軍長孫翰、安北將軍尉眷北擊柔然,魏主自將屯柞山。柔然北遁,諸軍追之,大獲而還。翰,肥之子也。
丁巳,魏以長孫嵩為太尉,長孫翰為司徒,奚斤為司空。
夏,四月,秦王熾磐遣平遠將軍叱盧犍等,襲河西鎮南將軍沮渠白蹄於臨鬆,擒之,徙其民五千餘戶於枹罕。
癸卯,徐羨之進位司徒,王弘進位司空,傅亮加開府儀同三司,謝晦進號衛將軍,檀道濟進號征北將軍。
林邑王範陽邁寇日南、九德諸郡。
元嘉元年甲子,公元四二四年春,正月,魏改元始光。
八月,夏武烈帝殂,葬嘉平陵,廟號世祖;太子昌即天子位。大赦,改元承光。
八月,丙申,宜都王至建康,群臣迎拜於新亭。徐羨之問傅亮曰:“王可方誰?”亮曰:“晉文、景以上人。”羨之曰:“必能明我赤忱。”亮曰:“不然。”
丁酉,王謁初寧陵,還,止中堂。百官奉璽綬,王推讓數四,乃受之,即天子位於中堂。備法駕入宮,禦太極前殿,大赦,改元,文武賜位二等。
初,會稽孔寧子為帝鎮西谘議參軍,及即位,以寧子為步兵校尉;與侍中王華並有繁華之願,疾徐羨之、傅亮擅權,日夜構之於帝。會謝晦二女當適彭城王義康、新野侯義賓,遣其妻曹氏及宗子世休送女至建康。帝欲誅羨之、亮,並出兵討晦,聲言當伐魏,取河南,又言拜京陵,治行裝艦。亮與晦書曰:“薄伐河朔,事猶未已,朝野之慮,恐憂者多。”又言:“朝士多諫北征,被騙遣外監萬幼宗往相谘訪。”時朝廷處罰非常,其謀頗泄。
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,親身沽賣,以與擺佈引船為樂,夕,遊天淵池,即龍舟而寢。乙酉詰旦,道濟引兵居前,羨之等繼厥後,入自雲龍門;安樂等先誡宿衛,莫有禦者。帝未興,軍士進殺二酒保,傷帝指,扶出東閣,收璽綬,群臣拜辭,衛送故太子宮。
秋,七月,行台至江陵,立行門於城南,題曰“大司馬門”。傅亮帥百僚詣門上表,進璽紱,儀物甚盛,宜都王時年十八,下教曰:猥以不德,廖降大命,顧己兢悸,何故克堪!輒當暫歸朝廷,展哀陵寢,並與賢彥申寫所懷。望體其心,勿為辭費。府州佐史並稱臣,請題榜諸門,一依宮省;王皆不準。教州、府、國法紀宥所統內見刑,原逋責。
有司奏車駕依故事臨華林園聽訟。詔曰:“政刑多所未悉;可如先者,二公推訊。”
冬,十月,吐穀渾威王阿柴卒。阿柴有子二十人,疾病,召諸後輩謂之曰:“先公車騎,以大業之故,舍其子拾虔而授孤;孤敢私於緯代而忘先君之誌乎!我死,汝曹當奉慕瓂為主。”緯代者,阿柴之宗子;慕瓂者,阿柴之母弟、叔父烏紇提之子也。阿柴又命諸子各獻一箭,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,慕利延折之;又取十九箭使折之,慕利延不能折。阿柴乃諭之曰:“汝曹知之乎?孤則易折,眾則難摧。汝曹當戮力一心,然後能夠保國寧家。”言終而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