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,十月,癸卯,魏主如雲中。十一月,壬申,還宮。
道濟見收,氣憤,目光如炬,脫幘投地曰:“乃壞汝萬裡長城!”魏人聞之,喜曰:“道濟死,吳子輩不敷複憚!”
宋紀五(起柔兆困敦,儘重光大荒落,凡六年)
魏主以其妹武威公主妻河西王牧犍,河西王遣宋繇奉表詣平城謝,且問其母及公主所宜稱。魏主使群臣議之,皆曰:“母以子貴,妻從夫爵。牧犍母宜稱河西國太後,公主於其國稱王後,於京師則稱公主。”魏主從之。
丁卯,魏主如河西。
魏主複斥逐騎侍郎董琬、高超等多齎金帛,使西域,招安九國。琬等至烏孫,其王甚喜,曰:“破洛那、者舌二國皆欲稱臣致貢於魏,但無路自致耳,今使君宜過撫之。”乃遣導譯送琬詣敗落那,明詣者舌。帝國聞之,爭遣使者隨琬等入貢,凡十六國。自是每歲朝貢不斷。
癸醜,封皇子浚為始興王,駿為武陵王。
元嘉十五年戊寅,公元四三八年春,仲春,丁未,以吐穀渾王慕利延為都督西秦、河、沙三州諸軍事、鎮西大將軍、西秦、河二州刺史、隴西王。
魏主以民官多貪,夏,蒲月,己醜,詔吏民得舉告守令不如法者。因而奸猾專求牧宰之失,迫脅在位,橫於閭裡;而長吏鹹降心待之,貪縱仍舊。
魏散騎侍郎遊雅來聘。
魏主自雲中濟河,秋,七月,己巳,至上郡屬國城。壬午,留輜重,部分諸軍,使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、尚書令劉絜與常山王素為前鋒,兩道並進;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、太宰陽平王杜超為後繼;以平西將軍源賀為鄉導。
元嘉十四年丁醜,公元四三七年春,正月,戊子,魏北平宣王長孫嵩卒。
赫連定之西遷也,楊難當遂據上邽。秋,七月,魏主遣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、尚書令劉絜督河西、高平諸軍以討之,先遣平東將軍崔賾齎聖旨諭難當。
八月,甲午,永昌王健獲河西畜產二十餘萬。
甲寅,魏主還宮。
楊保宗與兄保顯自童亭奔魏。庚寅,魏主以保宗為都督隴西諸軍事、征西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秦州牧、武都王,鎮上邽,妻以公主;保顯為鎮西將軍、晉壽公。
河西王牧犍通於其嫂李氏,兄弟三人傳嬖之。李氏與牧犍之姊共毒魏公主,魏主遣解毒醫乘傳救之,得愈。魏主征李氏,牧犍不遣,厚資給,使居酒泉。
辛未,魏平東將軍娥清、安西將軍古弼將精騎一萬伐燕,平州刺史拓跋嬰帥遼西諸軍會之。
初,高祖遣詔,令諸子次第居荊州。臨川王義慶在荊州八年,欲為之選代,其次應在南譙王義宣。帝以義宣人才凡鄙,置不消;仲春,己亥,以衡陽王義季為都督荊、湘等八州諸軍事、荊州刺史。義季嘗春月出畋,有老父被苫而耕,擺佈斥之,老父曰:“盤於遊畋,前人所戒。今陽和布氣,一日不耕,民恰當時,何仍舊從禽之樂而驅斥老農也!”義季止馬曰:“賢者也!”命賜之食,辭曰:“大王不奪農時,則境內之民皆飽大王之食,老夫何敢獨受大王之賜乎!”義季問其名,不告而退。
蒲月,乙卯,燕王帥龍城見戶東徙,焚宮殿,火一旬不滅;令婦人被甲居中,陽伊等勒精兵居外,葛盧孟光帥騎殿後,方軌而進,前後八十餘裡。古弼部將高苟子帥騎欲追之,弼醉,拔刀止之,故燕王得逃去。魏主聞之,怒,檻車征弼及娥清至平城,皆黜為門卒。戊午,魏主斥逐騎常侍封撥使高麗,令送燕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