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36章 (3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冬,十月,甲戌,魏主北巡,欲伐柔然,至陰山,會雨雪,魏主欲還,太尉尉眷曰:“今動大眾以威北敵,去都不遠而車駕遽還,虜必疑我有內難。將士雖寒,不成不進。”魏主從之,辛卯,軍於車侖山。

允所與同征者遊雅等皆至大官,封侯,部下吏至刺史、二千石者亦數十百人,而允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。帝謂群臣曰:“汝等雖執弓刀在朕擺佈,徒立耳,何嘗有一言規正;唯伺朕高興之際,祈官乞爵,今皆無功而至王公。允執筆佐我國度數十年,為益很多,不過為郎,汝等不自愧乎!”乃拜允中書令。

吏部尚書顧覬之獨不降意於法興等。蔡興宗與覬之善,嫌其風節太峻,覬之曰:“辛毗有言:‘孫、劉不過使吾不為三公耳。’覬之常覺得:人稟命有定分,非智力所移,唯應恭己守道;而闍者不達,妄意幸運,徒虧雅道,無關得喪。乃以其意命弟子原著《定命論》以釋之。”

裴子野論曰:古者,德義可尊,無擇負販;苟非其人,何取世族!名公子孫,還齊布衣之伍;士庶雖分,本無華素之隔。有晉以來,其流稍改,草澤奇士,猶顯清途;降及季年,專限閥閱。自是三公之子,傲九棘之家,黃散之孫,蔑令長之室;轉相驕貴,互爭銖兩,唯論流派,不問賢達。以謝靈運、王僧達之才調輕躁,使生自寒宗,猶將覆折;重以怙其庇廕,召禍宜哉。

乙醜,魏東平成王陸俟卒。

丙申,魏主畋於鬆山;秋,七月,庚午,如河西。

丙辰,魏高宗還平城,起太華殿。是時,給事中郭善明,性傾巧,說帝大起宮室。中書侍郎高允諫曰:“太祖始定都邑,其所營立,必因農隙,況建國已久,永安前殿足以朝會,西堂、溫室足以宴息,紫樓足以臨望;縱有修廣,亦宜馴致,不成匆促。今計所當役凡二萬人,老弱供餉,又當倍之,期半年可畢。一夫不耕,或受之饑,況四萬人之勞費,可勝道乎!此陛下所宜留意也。”帝納之。

玄月,乙巳,魏主還平城。

遊雅常曰:“前史稱卓子康、劉文饒之為人,褊心者或不之信。餘與高子遊處四十年,何嘗見其喜慍之色,乃知前報酬不誣耳。高子內文明而外和婉,其言呐呐不能出口。昔崔司徒嘗謂餘雲:‘高生豐才博學,一代佳士,所乏者,矯矯風節耳。’餘亦覺得然。及司徒獲咎,起於纖微,詔指臨責,司徒聲嘶股栗,殆不能言;宗欽已下,伏地流汗,皆無人色。高子獨敷陳事理,申釋是非,辭義清辯,音韻高亮。人主為之動容,聽者無不神聳,此非所謂矯矯者乎!宗愛方用事,威振四海。嘗召百官於都坐,王公已下皆趨庭望拜,高子獨升階長揖。由此觀之,汲長孺能夠臥見衛青,何抗禮之有!此非所謂風節者乎!夫人固未易知;吾既失之於心,崔又漏之於外,此乃管仲所乃至慟於鮑叔也。”

丙戌,建平宣簡王宏以疾解尚書令;三月,丁未,卒。

魏主自將騎十萬、車十五萬兩擊柔然,度大漠,旗號千裡。柔然處羅可汗遠遁,其彆部烏朱駕頹等帥數千落降於魏。魏主刻石紀功而還。

沈約論曰:夫君子、小人,類物之能稱,蹈道則為君子,違之則為小人。是以太公起屠釣為周師,傅說去板築為殷相,明揚幽仄,唯纔是與。逮於二漢,茲道未革:胡廣累世農夫,致位公相;黃憲牛醫之子,名重京師:非若晚代分為二途也。魏武始立九品,蓋以論人纔好壞,非謂世族崎嶇。而都正俗士,隨時俯仰,憑藉世資,用相陵駕;是以因循,遂為成法。周、漢之道,以智役愚,魏、晉以來,以貴役賤,士庶之科,較然有辨矣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