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48章 (3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俄而丁文豪之從知休範已死,稍欲退散。文豪厲聲曰:“我獨不能定天下邪!”許公輿詐稱桂陽王在新亭,士民惶惑,詣蕭道成壘進謁者以千數。道成得,皆焚之,登北城謂曰:“劉休範父子昨已就戮,屍在南岡下。身是蕭平南,諸君凝睇之,名刺皆已焚,勿恐憂也。”

柔然遣使來聘。

是歲,魏建安貞王陸卒。

六月,庚子,以平南將軍蕭道成為中領軍、南兗州刺史,留衛建康,與袁粲、褚淵、劉秉更日入直決事,號為“四貴”。

丁未,魏主如武州山;辛酉,如車輪山。

魏顯祖勤於為治,獎懲嚴明,慎擇牧守,進廉退貪。諸曹疑事,舊多奏決,又口傳詔敕,或致矯擅。上皇命事無大小,皆據律正名,不得為疑奏;合則製可,違則彈詰,儘用墨詔,由是事皆精審。尤重科罰,大刑多令覆鞫,或囚繫積年。群臣頗覺得言,上皇曰:“滯獄誠非善治,不猶俞於侖猝而濫乎!夫人幽苦則思善,故智者以囹圄為福堂,朕特苦之,欲其悔過而加矜恕爾。”由是囚繫雖滯,而所刑多得其宜。又以赦令長奸,故自延興今後,不複有赦。

六月,庚午,魏初禁殺牛馬。

桂陽王休範之反也,使羽士陳公昭作《天公書》,題雲“沈丞相”,付荊州刺史沈攸之門者。攸之不開視,推得公昭,送之朝廷。及休範反,攸之謂僚佐曰:“杜陽必聲言我與之同。若不顛沛勤王,必增朝野之惑。”乃與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、郢州刺史晉熙王燮、湘州刺史王僧虔、雍州刺史張興世同舉兵討休範。休範留中兵參軍長惠連等守尋陽,燮遣中兵參軍馮景祖襲之。癸卯,惠連等開門請降,殺休範二子,諸鎮皆罷兵。景素,宏之子也。

丁文豪破台軍於皂莢橋,直至朱雀桁南,杜黑騾亦舍新亭北趣朱雀桁。右軍將軍霸道隆將羽林精兵在朱雀門內,急召鄱陽忠昭公劉勔於石頭。勔至,命撤桁以折南軍之勢,道隆怒曰:“賊至,但當急擊,寧肯開桁自弱邪!”勔不敢複言。道隆趣勔進戰,勔渡桁南,敗北而死。黑騾等乘勝渡淮,道隆棄眾走還台,黑騾兵追殺之。黃門侍郎王蘊重傷,踣於禦溝之側,或扶之以免。蘊,景文之兄子也。因而中外大震,門路皆雲“台城已陷”,白下、石頭之眾皆潰,張永、沈懷明逃還。宮中傳新亭亦陷,太後執帝手泣曰:“天下敗矣!”

蕭道成以襄陽重鎮,張敬兒人位俱輕,不欲使居之;而敬兒求之不已,謂道成曰:“沈攸之在荊州,公知其欲何所作;不出敬兒,以表裡製之,恐非公之利。”道成笑而無言。三月,己巳,以驍騎將軍張敬兒為都督雍、梁二州諸軍事、雍州刺史。

袁粲、褚淵皆固讓新官。秋,七月,庚戌,複以粲為尚書令,八月,庚子,加護軍將軍褚淵中書監。

乙酉,加荊州刺史沈攸之開府儀同三司,攸之固辭。在朝欲征攸之而憚於發命,乃以太後令遣中使謂曰:“公久勞於外,宜還京師。任寄實重,未欲輕之;進退可否,在公所擇。”攸之曰:“臣無廓廟之資,居中實非其才。至於撲討蠻、蜑,克清江、漢,不敢有辭。雖自上如此,去留伏聽朝旨。”乃止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