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春,壬寅,魏詔:“君臣自非金革,聽終三年喪。”
初,魏文明太後欲廢魏主,穆泰切諫而止,由是有寵。及帝南遷洛陽,所親任者多中州儒士,宗室及代人常常不樂。泰自尚書右仆射出為定州刺史,自陳久病,土溫則甚,乞為恒州;帝為之徙恒州刺史陸睿為定州,以泰代之。泰至,睿未發,遂相與謀反叛,陰結鎮北大將軍樂陵王思譽、安樂侯隆、撫冥鎮將魯郡侯業、驍騎將軍超等,共推朔州刺史陽平王熙為主。思譽,天賜之子;業,丕之弟;隆、超,皆丕之子也。睿覺得洛陽休明,勸泰緩之,泰由是未發。
夏,四月,甲辰,魏廣州刺史薛法護來降。
戊寅,太子寶卷冠。
丁醜,魏詔:“諸州中正各舉其鄉民望,年五十已上守素衡門者,授以令、長。”
壬午,詔:“乘輿有金銀飾校者,皆剔除之。”
頤偽許泰等以安其意,而密以狀聞。行吏部尚書任城王澄有疾,帝召見於凝閒堂,謂之曰:“穆泰謀為不軌,扇誘宗室。脫或必定,今遷都甫爾,北人戀舊,南北騷動,朕洛陽不立也。此國度大事,非卿不能辦。卿雖疾,強為我北行,審觀其勢。儻其微小,直往擒之;若已強大可承製發並、肆兵擊之。”對曰:“秦等愚惑,正由戀舊,為此計耳,非有深謀遠慮;臣雖駑怯,足以製之,願陛下勿憂。雖有犬馬之疾,何敢辭也!”帝笑曰:“任城肯行,朕複何憂!”遂授澄節、鉛虎、竹使符、禦仗擺佈,仍行恒州事。
魏寇司州,櫟城戍主魏僧瑉拒破之。
戊辰,魏置常平倉。
魏主引見群臣於清徽堂,議廢太子恂。太子太傅穆亮、少保李衝免冠頓首謝。帝曰:“卿所謝者私也,我所議者國也!‘大義滅親’,前人所貴。今恂欲違父逃叛,跨據恒、朔,天下之惡孰大焉!若不去之,乃社稷之憂也。”閏月,丙寅,廢恂為庶人,置於河陽無鼻城,以兵守之,服食所供,粗免溫飽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