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73章 (1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乙醜,曲赦建康、南徐、兗二州。先是,崔慧景既平,詔赦其黨。而嬖倖用事,不依聖旨,無罪而家富者,皆誣為賊黨,殺而籍其貲;實附賊而盆者皆不問。或謂中書舍人王唅之雲:“赦書無信,情麵大惡。”唅之曰:“合法複有赦耳。”由是再赦。既而嬖倖誅縱亦如初。

巴西民雍道晞聚眾萬餘逼郡城,巴西太守魯休烈嬰城自守。三月,劉季連遣中兵參軍李奉伯帥眾五千救之,與郡兵合擊道晞,斬之。奉伯欲進討郡東餘賊,涪令李膺止之曰:“卒惰將驕,乘勝履險,非完策也;不如少緩,更思後計。”奉伯不從,悉眾入山,大敗而還。

寶玄初至建康,軍於東城,士民多往投集。慧景敗,收得朝野投寶玄及慧景人名,帝令燒之,曰:“江夏尚爾,豈可複罪餘人!”寶玄流亡數日,乃出。帝召入後堂,以步障裹之,令擺佈數十人鳴鼓角馳繞其外,遣人謂寶玄曰:“汝近圍我亦如此耳。”

甲子,慧景入樂遊苑,崔恭祖帥輕騎十餘突入北掖門,乃複出。宮門皆閉,慧景引眾圍之。因而東府、石頭、白下、新亭諸城皆潰。左昌隆走,不得入宮,逃淮渚荻舫中,慧景擒殺之。宮中遣兵出蕩,不克。慧景燒蘭台府署為疆場。保衛尉蕭暢屯南掖門,處罰城內,隨方應拒,眾心稍安。慧景稱宣德太後令,廢帝為吳王。

帝呼所幸潘貴妃父寶慶及茹法珍為阿丈,梅蟲兒及俞靈韻為阿兄。帝與法珍等俱詣寶慶家,躬身打水,助豆人作膳。寶慶恃勢作奸,富人悉誣以罪,田宅貲財,莫不啟乞。一家被陷,禍及親鄰。又慮後患,儘殺其男口。

奄人王寶孫,年十三四,號“倀子”,最有寵,參與朝政,雖王唅之、梅蟲兒之徒亦下之;節製大臣,移易詔敕,乃至騎馬入殿,詆訶天子;公卿見之,莫不懾息焉。

六月,丙子,魏彭城王勰進位大司馬,領司徒;王肅加開府儀同三司。

初,南徐、兗二州刺史江夏王寶玄娶徐孝嗣女為妃,孝嗣誅,詔令仳離,寶玄恨望。慧景遣使奉寶玄為主,寶玄斬其使,因發將吏守城,帝遣馬軍主戚平、外監黃林夫助鎮京口。慧景將渡江,寶玄密與呼應,殺司馬孔矜、典簽呂承緒及平、林夫,開門納慧景,使長史沈佚之、谘議柳憕分部軍眾。寶玄乘八掆輿,手執絳麾,隨慧景向建康。台遣驍騎將軍張佛護、直閣將軍徐元稱等六將據竹裡,為數城以拒之。寶玄遣信謂佛護曰:“身自還朝,君何意苦相斷遏?”佛護對曰:“小人荷國重恩,使於此創建小戍。殿下還朝,但自直過,豈敢斷遏!”遂射慧景軍,因合戰。崔覺、崔恭祖將前鋒,皆荒傖善戰,又輕行不蒸食,以數舫緣江載酒貪為軍糧,每見台軍城中炊火起,輒極力攻之。台軍不複得食,以此饑困。元稱等議,欲降,佛護不成。恭祖等打擊城,拔之,斬佛護。徐元稱降,餘四軍主皆死。

永元二年庚辰,公元五零零年春,正月,元會,帝食火線出;朝賀裁竟,即還殿西序寢。自巳至申,百僚陪位,皆僵仆饑甚。比起就會,匆遽而罷。

吐穀渾王伏連籌事魏儘禮,而居其國,置百官,皆如天子之製,稱製於其鄰國。魏主遣使責而宥之。

竹裡之捷,崔覺與崔恭祖爭功,慧景不能決。恭祖勸慧景以火箭燒北掖樓。慧景以大事垂定,後若更造,用度功多,不從。慧景性好談義,兼解佛理,頓法輪寺,對客高談,恭祖深抱恨望。時豫州刺史蕭懿將兵在小峴,帝遣密使告之。懿方食,投箸而起,帥軍主胡鬆、李居士等數千人自采石濟江,頓越城舉火,城中鼓叫稱慶。恭先人勸慧景遣二千人斷西岸兵,令不得渡。慧景以城朝夕降,外救天然應散,不從。至是,恭祖請擊懿軍,又不準;獨遣崔覺將精手數千人渡南岸。懿軍昧旦進戰,數合,士皆致死,覺大敗,赴淮死者二千餘人。覺單馬退,開桁阻淮。恭祖掠得東宮女伎,覺逼奪之。恭祖積仇恨,其夜,與慧景驍將劉靈運詣城降,眾心離壞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