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79章 (2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十仲春,將軍張囂之侵魏淮南,取木陵戍;魏任城王澄遣輔國將軍成興擊之,甲辰,囂之敗走,魏複取木陵。

劉季連遣其將李奉伯等拒鄧元起,元起與戰,互有勝負。久之,奉伯等敗,還成都,元起進屯西平。季連驅略住民,閉城恪守。元起進屯蔣橋,去成都二十裡,留輜重於郫。奉伯等間道襲郫,陷之,武備儘冇。元起舍郫,徑圍州城;城局參軍江希之謀以城降,不克而死。

武興安王楊集始卒。己未,魏立其世子紹先為武興王。紹先幼,國事決於二叔父集起、集義。

成都城中食儘,升米三千,人相食。劉季連食粥累月,計無所出。上遣主書趙景悅宣詔受季連降,季連肉袒請罪。鄧元起遷季連於城外,俄而造焉,待之以禮。季連謝曰:“早知如此,豈有前日之事!”郫城亦降。元起誅李奉伯等,送季連詣建康。

辛未,魏以彭城王勰為太師;勰固辭。魏主賜詔敦諭,又為家人書,祈請懇至;勰不得已受命。

乙亥,尚書左仆射沈約以母憂離職。

乙亥,魏主耕籍田。

魏梁州氐楊會叛,行梁州事楊椿等討之。

謝杅輕舟出詣闕,詔覺得侍中、司徒、尚書令。杅辭腳疾不堪拜見,角巾自輿詣雲龍門謝。詔見於華林園,乘小車就席。明旦,上幸杅宅,宴語儘歡。杅固陳本誌,不準;因請自還東迎母,許之。臨發,上覆臨幸,賦詩餞彆;王人送迎,相望於道。及還,詔起府於舊,禮遇優良。杅素憚煩,不省職事,眾頗絕望。

蕭寶寅伏於魏闕之下,請兵伐梁,雖暴風大雨,終不暫移;會陳伯之降魏,亦請兵自效。魏主乃引八坐、門下入定議。夏,四月,癸未朔,以寶寅為都督東揚等三州諸軍事、鎮東將軍、揚州刺史、丹陽公、齊王,禮賜甚厚,配兵一萬,令屯東城;以伯之為都督淮南諸軍事、平南將軍、江州刺史,屯陽石,俟秋冬大肆。寶寅明當拜命,自夜慟哭至晨。魏人又聽寶寅募四方壯勇,得數千人,以顏文智、漢文榮等六人皆為將軍、軍主。寶寅誌性雅重,過期猶絕酒肉,慘形悴色,蔬食粗衣,何嘗嬉笑。

季連至建康,入東掖門,數步一稽顙,乃至上前。上笑曰:“卿欲慕劉備,而曾不及公孫述,豈無臥龍之臣邪!”赦為庶人。

八月,庚子,魏以鎮南將軍元英都督征義陽諸軍事。司州刺史蔡道恭聞魏軍將至,遣驍騎將軍楊由帥城外住民三千餘家保賢首山,為三柵。冬,十月,元英勒諸軍圍賢首柵,柵民任馬駒斬由降魏。任城王澄命統軍黨法宗、傅豎眼、太原王神念平分兵寇東關、大峴、淮陵、九山,高祖珍將兵三千騎為遊軍,澄以雄師繼厥後。堅眼,靈越之子也。魏人拔關要、潁川、大峴三城,白塔、牽城、清溪皆潰。徐州刺史司馬明素將三千救九山,徐州長史潘伯鄰據淮陵,寧朔將軍王燮保焦城。黨法宗等進拔焦城,破淮陵,十一月,壬午,擒明素,斬伯鄰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