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80章 (3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禦史中丞任昿奏彈曹景宗,上以其功臣,寢而不治。

癸醜,以尚書右仆射王瑩為左仆射,太子詹事柳惔為右仆射。

己亥,魏主幸伊闕。

秋,七月,癸醜,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降魏,魏徐州刺史元鑒遣淮陽太守吳秦生將千餘人赴之。淮陰救兵斷其路,秦生屢戰破之,遂取角城。甲子,立皇子綜為豫章王。

魏大旱,散騎常侍兼尚書邢巒奏稱:“昔者明王重粟帛,輕金玉。何則?粟帛養民而安國,金玉無用而敗德故也。先帝深鑒奢泰,務崇儉仆,至以紙絹為帳扆,銅鐵為轡勒,府藏之金,裁給罷了,不複買積以費國資。逮景明之初,承昇平之業,四境清晏,遠邇來同。因而貢篚接踵,商估交入,諸所獻納,倍多於常,金玉常有餘,國用恒不敷。苟非為之分限,但恐歲計不充,自今請非要須者統統不受。”魏主納之。

英使司馬陸希道為露板,嫌其不精,命傅永改之。永不增文采,直為之擺設軍事措置形要罷了,英深賞之,曰:“觀此經算,雖有金城湯池,不能守矣。”初,南安惠王以預穆泰之謀,追奪爵邑。及英克義陽,乃複立英為中山王。

高肇說帝,使宿衛隊主帥羽林虎賁守諸王第,殆同軟禁。彭城王勰切諫,不聽。勰誌尚高邁,不樂榮勢,避事家居,而出無山川之適,處無知己之遊,獨對老婆,常鬱鬱不樂。

六月,癸未,大赦。

玄月,壬子,以吐穀渾王伏連籌為西秦、河二州刺史、河南王。

甲子,除以金贖罪之科。

十仲春,丙子,魏詔殿中郎陳郡袁翻等義定律令,彭城王勰等監之。

初,詳取宋王劉昶女,待之疏薄。詳既被禁,高太妃乃知安寧高妃事,大怒曰:“汝妻妾盛多如此,安用彼高麗婢,陷罪至此!”杖之百餘,被創膿潰,旬餘乃能立。又杖劉妃數十,曰:“婦人皆妒,何獨不妒!”劉妃笑而受罰,卒無所言。

帝引高陽王雍等五王入議詳罪。詳單車防衛,送華林園,母妻隨入,給小奴弱婢數人,圍守甚嚴,表裡不通。蒲月,丁未朔,下詔宥詳死,免為庶人。頃之,徙詳於太府寺,圍禁彌急,母妻皆還南第,五日一來視之。

任城王澄攻鐘離,上遣冠軍將軍張惠紹等將兵五千送糧詣鐘離,澄遣平遠將軍劉思祖等邀之。丁酉,戰於邵陽;大敗梁兵,俘惠紹等十將,殺虜士卒殆儘。思祖,芳之從子也。尚書論思祖功,應封千戶侯;侍中、領右衛將軍元暉求二婢於思祖,不得,事遂寢。暉,素之孫也。

蕭寶寅行及汝陰,東城已為梁所取,乃屯壽陽棲賢寺。仲春,戊子,將軍薑慶真乘魏任城王澄在外,襲壽陽,據其外郭。長史韋纘匆促失圖;任城太妃孟氏勒兵登陴,先守要便,激厲文武,安撫新舊,勸以獎懲,將士鹹有奮誌。太妃親巡城守,不避矢石。蕭寶寅引兵至,與州軍合擊之,自四鼓戰至下晡,慶真敗走。韋纘坐免官。

魏詔任城王澄,以“四月淮水將漲,舟行無礙。南軍得時,勿昧利以取悔怨。”會大雨,淮水暴漲,澄引兵還壽陽。魏軍還既狼狽,失亡四千餘人。中書侍郎劉郡賈思伯為澄軍司,居後為殿,澄以其儒者,謂之必死,及至,大喜曰:“仁者必有勇’,於軍司見之矣。”思伯托以失道,不伐其功。有司奏奪澄開府,仍降三階。上以所獲魏將士請易張惠紹於魏,魏人歸之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