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81章 (1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乙醜,徐州刺史曆陽昌義之與魏平南將軍陳伯之戰於梁城,義之敗績。

甲申,封皇子綱為晉安王。

八月,壬寅,魏中山王英寇雍州。

先是,魏主以王足行益州刺史。上遣天門太守張齊將兵救益州,未至,魏主更以梁州軍司泰山羊祉為益州刺史。王足聞之,不悅,輒引兵還,遂不能定蜀。久之,足自魏來奔。刑巒在梁州,接豪右以禮,撫小民以惠,州人悅之。巒之克巴西也,使軍主李仲遷守之。仲遷溺於酒色,費散兵儲,公事諮承,無能見者。巒忿之切齒,仲遷懼,謀叛,城人斬其首,以城來降。

冠軍將軍孔陵等將兵二萬戍深杭,魯方達戍南安,任僧褒等戍石同,以拒魏。刑巒遣統軍王足將兵擊之,所至皆捷,遂入劍閣。陵等退保梓潼,足又進擊破之。梁州十四郡地,東西七百裡,南北千裡,皆入於魏。

冀州刺史桓和擊魏南青州,不克。

夏,四月,丁巳,以行宕昌王梁彌博為河、涼二州刺史、宕昌王。

乙醜,魏以驃騎大將軍高陽王雍為司空,加尚書令廣陽王嘉儀同三司。

冬,十月,丙午,上大肆伐魏,以揚州刺史臨川王宏都督北討諸軍事,尚書右仆射柳惔為副,王公以下各上國租及田穀以助軍。宏軍於洛口。

仲春,丙子,魏以宕昌世子梁彌博為宕昌王。

庚戌,魏以中山王英為征南將軍、都督揚、徐二州諸軍事,帥眾十餘萬以拒梁軍,指授諸節度,所至以便宜處置。

魏有芝生於太極殿之西序,魏主以示侍中崔光。光上表,覺得:“此《莊子》所謂‘氣蒸成菌’者也。柔脆之物,生於鄉村穢溫之地,不當生於殿堂高華之處;今忽有之,厥狀扶疏,誠足異也。夫野木生朝,野鳥入廟,前人皆覺得敗亡之象,故太戊、中宗懼災修德,殷道以昌,所謂‘家利而怪先,國興而妖豫’者也。今西南二方,兵革未息,郊甸以內,大旱逾時,民勞物悴,菲此之甚,承天育民者所宜憐恤。伏願陛下側躬聳意,惟新聖道,節夜飲之樂,養方富之年,則魏祚能夠永隆,皇壽即是山嶽矣。”因而魏主好宴樂,故光言及之。

庚戌,秦、梁二州刺史魯方達與魏王足統軍紀洪雅、盧祖遷戰,敗,方達等十五將皆死。壬子,王景胤等又與祖遷城,敗,景胤等二十四將皆死。

益州民焦僧護聚眾數萬反叛,蕭淵藻年未弱冠,集僚佐議自擊之;或陳不成,淵藻大怒,斬於階側。乃乘平肩輿巡行賊壘。賊弓亂射,矢下如雨,從者舉榡禦矢,淵藻命去之。由是民氣大安,擊僧護等,皆平之。

魏征虜將軍宇文福寇司州,俘千餘口而去。

魏鹹陽王禧之子翼,遇赦,求葬其父。屢泣請於魏主,魏主不準。癸未,翼與其弟昌、曄來奔。上以翼為鹹陽王,翼以曄嫡母李妃之子也,請以爵讓之,上不準。

雍州蠻沔東太守田青喜叛降魏。

司徒、尚書令謝杅以母憂離職。

仲春,丙辰,魏主詔王公以上直言忠諫。治書侍禦史陽固上表,覺得:“當今之務,宜親宗室,勤庶政,貴農桑,賤工賈,絕談虛窮微之論,簡桑門無用之費,以救溫飽之苦。”時魏主委任高肇,疏薄宗室,好桑門之法,不親政事,故固言及之。

初,益州刺史當陽侯鄧元起以母老乞歸,詔征為右衛將軍,以西昌侯淵藻代之。淵藻,懿之子也。夏侯道遷之叛也,尹天寶馳使報元起。及魏寇晉壽,王景胤等並遣垂危,眾勸元起搶救之,元起曰:“朝廷萬裡,軍不猝至,若寇賊侵淫,方須撲討,董督之任,非我而誰,何事倉促救之!”詔假元起都督征討諸軍事,救漢中,而晉壽已陷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