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86章 (3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魏王足之犯境也,上命寧州刺史涪人李略禦之,許事平用為益州。足退,上不消,略怨望,有異謀,上殺之。其兄子苗奔魏,步兵校尉泰山淳於誕嘗為益州主簿,自漢中入魏,二人共說魏主以取蜀之策,魏主信之。辛亥,以司徒高肇為大將軍、平蜀多數督,將步騎十五萬寇益州;命益州刺史傅豎眼出巴北,梁州刺史羊祉出涪城,安西將軍奚康生出綿竹,撫軍將軍甄琛出劍閣;乙卯,以中護軍元遙為征南將軍,都督鎮遏梁、楚。遊肇諫,覺得:“今頻年水旱,百姓不宜勞役。往昔開辟,皆因城主歸款,故有征無戰。今之陳計者真偽難分,或有怨於彼,不成全信。蜀地險隘,鎮戍無隙,豈得虛承浮說而動雄師!舉不慎始,悔將何及!”不從。以淳於誕為驍騎將軍,假李苗龍驤將軍,皆領鄉導統軍。

上嘗與侍中、太子少傅建昌侯沈約各疏栗事,約少上三事,出,謂人曰:“此公護前,不則羞死!”上聞之,怒,欲治其罪,徐勉固諫而止。上有憾於張稷,安閒與約語及之,約曰:“左仆射出作邊州,過去之事,何足複論!”上覺得約與稷昏家相為,怒曰:“卿言如此,是忠臣邪!”乃輦歸內殿。約懼,不覺上起,猶坐如初;及還,未至床而平空,頓於戶下,因病;夢齊和帝以劍斷其舌,乃呼羽士奏赤章於天,稱“禪代之事,不由己出”。上遣主書黃穆之視疾,夕還,增損不即啟聞,懼罪,乃白赤章事。上大怒,中使怒斥者數四。約益懼,閏月,乙醜,卒。有司諡曰“文”,上曰:“情懷不儘曰隱。”改諡隱侯。夏,蒲月,壽陽久雨,大水入城,廬舍皆冇。魏揚州刺史李崇勒兵泊於城上,水增未已,乃乘船附於女牆,城不冇者二板。將佐勸崇棄壽陽保北山,崇曰:“吾忝守藩嶽,德薄致災,淮南萬裡,繫於吾身,一旦動足,百姓崩潰,揚州之地,恐非國物。吾豈愛一身,取愧王尊!但憐此士民無辜同死,可結筏隨高,人規自脫,吾必與此城俱冇,幸諸君勿言!”

辛巳,新作太極殿。

己酉,臨川王宏以公事在遷驃騎大將軍。

十一月,乙未,以吳郡太守袁昂兼尚書右仆射。

鬱洲逼近魏境,其民多私與魏人交布。朐山之亂,或陰與魏通,朐山平,心不自安。青、冀二州刺史張稷不得誌,政令寬弛,僚吏頗多侵漁。庚辰,鬱洲民徐道角等夜襲州城,殺稷,送其首降魏,魏遣前南兗州刺史樊魯將兵赴之。因而魏饑,民餓死者數萬,侍中遊肇諫,覺得:“朐山濱海,卑濕難居,鬱洲又在海中,得之尤其無用。其地於賊要近,去此閒遠,以閒遠之兵攻要近之眾,不成敵也。方本年饑民困,唯宜溫馨,而複勞以軍旅,費以饋運,臣見其損,未見其益。”魏主不從,複遣平西將軍奚康生將兵逆之。未發,北兗州刺史康絢遣司馬霍奉伯討平之。

魏主幸東宮,以中書監崔光為太了少傅,命太子拜之。光辭不敢當,帝不準。太子南麵再拜,詹事王顯啟請從太子拜,因而宮臣皆拜。光北麵立,不敢答,唯西麵拜謝而出。

魏禦史中尉王顯問治書侍禦史陽固曰:“吾作太府卿,府庫充分,卿覺得何如?”固曰:“公收百官之祿四分之一,州郡贓贖,悉輸京師,以此充府,未足為多。且‘有剝削之臣,寧有盜臣。’可不戒哉!”顯不悅,因事奏免固官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