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97章 (2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相州吏民聞冀州已陷,子邕等敗,人不自保。相州刺史恒農李神態氣自如,撫勉將士,大小努力,葛榮儘銳攻之,卒不能克。

魏右民郎陽平路思令上疏,覺得:“師出有功,在於將帥,得其人則六合唾掌可清,失其人則三河方為戰地。竊以近年將帥多寵貴子孫,銜杯躍馬,誌逸氣浮,軒眉攘腕,以攻戰自許;及臨大敵,憂怖交懷,雄圖銳氣,一朝頓儘。乃令孱羸在前以當寇,強健居後以衛身,兼複東西不精,進止無節,以當負險之眾,敵數戰之虜,欲其不敗,豈可得哉!是以兵知必敗,始集而先逃;將帥畏敵,拖延而不進。國度謂官爵未滿,屢加寵命;複疑賞賚之輕,日散金帛。帑藏空竭,民財殫儘,遂使賊徒益甚,生民凋弊,凡以此也。夫德可感義夫,恩可勸死士。今若黜陟幽明,獎懲善惡,簡練士卒,繕修東西,先遣辯士曉以禍福,如其不悛,以順討逆。如此,則何異厲蕭斧而伐朝菌,鼓洪爐而燎毛髮哉!”弗聽。

初,上作同泰寺,又開大通門以對之,取其反語相協。上晨夕幸寺,皆出入是門。辛未,上幸寺捐軀;甲戌,還宮,大赦,改元。

將軍成景俊攻魏彭城,魏之前荊州刺史崔孝芬為徐州行台以禦之。先是,孝芬坐元義黨與盧劃一俱除名,及將赴徐州,入辭太後,太後謂孝芬曰:“我與卿姻戚,何如內頭元義車中,稱‘此老嫗會須去之!’”孝芬曰:“臣蒙國厚恩,實無斯語。假令有之,誰能得聞!如有聞者,此於元義密切過臣遠矣。”太後意解,欣然有愧色。景俊欲堰泗水以灌彭城,孝芬與都督李叔仁等擊之,景俊遁還。

臣光曰:湛僧智可謂君子矣!忘其積時攻戰之勞,以授一朝新至之將,知己之短,不掩人之長,功成不取,以濟國事,忠且忘我,可謂君子矣!

己酉,柔然頭兵可汗遣使入貢於魏,且請討群賊。魏人畏其反覆,詔以盛暑,且俟後敕。

葛榮久圍信都,魏以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為北討多數督以救之。

八月,魏遣都督源之邕,李神軌,裴衍攻鄴。子邕行及湯陰,安樂王鑒遣弟斌之夜襲子邕營,不克;子邕乘勝進圍鄴城,丁未,拔之,斬鑒,傳首洛陽,改姓拓跋氏。魏因遣子邕、裴衍討葛榮。

魏以源子邕為冀州刺史,將兵討榮;裴衍表請同業,詔許之。子邕上言:“衍行,臣請留;臣行,請留衍;若逼使同業,敗在朝夕。”不準,十仲春,戊申,行至陽平東北漳水曲,榮帥眾十萬擊之,子邕、衍俱敗死。

玄月,秦州城民杜粲殺莫折念生闔門皆儘,粲自行州事。南秦州城民辛琛亦自行州事,遣使詣蕭寶寅請降。魏複以寶寅為尚書令,還其舊封。

葛榮圍魏信都,自春及冬,冀州刺史元孚帥勵將士,日夜把守,糧儲既竭,外無救濟,己醜,城陷;榮執孚,逐出住民,凍死者什六七。孚兄祐為防城都督,榮大集將士,議其存亡。孚兄弟各自引咎,爭相為死,都督潘紹等數百人,皆叩首請就法以活使君。榮曰:“此皆魏之忠臣義士。”因而同禁者五百人皆得免。

元顯伯宵遁,諸軍追之,斬獲萬計。詔以僧智領東豫州刺史,鎮廣陵。夔引軍屯安陽,遣彆將屠楚城,由是義陽北道遂與魏絕。

蕭寶寅之敗於涇州也,或勸之歸咎洛陽,或謂不若留關中建功自效。行台都令史河間馮景曰:“擁兵不還,此罪將大。”寶寅不從,自念出師累年,糜費不貲,一旦覆敗,內不自安;魏朝亦疑之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