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397章 (2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仲春,秦賊據魏潼關。

魏人作十三城,欲以節製梁軍。慶之銜枚夜出,陷其四城,渦陽城主王緯乞降。韋放簡遣降者三十餘人分報魏諸營,陳慶之陳其俘馘,鼓譟隨之,魏九城皆潰,追擊之,俘斬略儘,屍咽渦水,所降城中男女三萬餘口。

中尉酈道元,素名嚴猛。司州牧汝南王悅嬖人丘念,弄權縱恣,道元收念付獄。悅請之於胡太後,太後敕赦之,道元殺之,並以劾悅。

己醜,魏大赦。

三月,甲子,魏主詔將西討,中外戒嚴。會秦賊西走,複得潼關,戊辰,詔回駕北討。實在皆不可。

甲寅,寶寅自稱齊帝,改元隆緒,赦其所部,署百官。都督長史毛遐,鴻賓之兄也,與鴻賓帥氐、羌起兵於馬祗柵以拒寶寅;寶寅遣大將軍盧祖遷擊之,為遐所殺。寶寅方祀南郊,行即位禮未畢,聞敗,色變,不暇整部伍,狼狽而歸。以薑儉為尚書左丞,委以親信。文安周惠達為寶寅使,在洛陽,有司欲收之,惠達逃歸長安。寶寅以惠達為光祿勳。

元顯伯宵遁,諸軍追之,斬獲萬計。詔以僧智領東豫州刺史,鎮廣陵。夔引軍屯安陽,遣彆將屠楚城,由是義陽北道遂與魏絕。

六月,魏都督李叔仁討劉鈞,平之。

己醜,魏主以四方未平,詔表裡戒嚴,將親出討,竟亦不可。

八月,魏遣都督源之邕,李神軌,裴衍攻鄴。子邕行及湯陰,安樂王鑒遣弟斌之夜襲子邕營,不克;子邕乘勝進圍鄴城,丁未,拔之,斬鑒,傳首洛陽,改姓拓跋氏。魏因遣子邕、裴衍討葛榮。

玄月,秦州城民杜粲殺莫折念生闔門皆儘,粲自行州事。南秦州城民辛琛亦自行州事,遣使詣蕭寶寅請降。魏複以寶寅為尚書令,還其舊封。

譙州刺史湛僧智圍魏東豫州刺史元慶和於廣陵,魏將軍元顯伯救之,司州刺史夏侯夔自武陽引兵助僧智。冬,十月,夔至城下,慶和舉城降。夔以讓僧智,僧智曰:“慶和欲降公,不欲降僧智,今往,必乖其意。且僧智所將應募烏合之人,不成禦以法;公持軍素嚴,必無侵暴,受降納附,深得其宜。”夔乃登城,拔魏幟,建梁幟;慶和束兵而出,吏民安堵,獲男女四萬餘口。

初,侍禦史遼東高道穆奉使相州,前刺史李世哲奢縱犯警,道穆案之。世哲弟神軌用事,道穆兄謙之家奴訴良,神軌收謙之係廷尉。赦將出,神軌啟太後先賜謙之死,朝士哀之。

正布衣薛鳳賢反,宗人薛修義亦聚眾河東,分據鹽池,攻圍蒲阪,東西保持以應寶寅。詔都督宗正珍孫討之。

領軍曹仲宗、東宮直閤陳慶之攻魏渦陽,詔尋陽太守韋放將兵會之。魏散騎常侍費穆引兵奄至,放堡壘未立,麾下止有二百餘人,放免冑上馬,據胡床處罰,士皆決死戰,莫不一當百,魏兵遂退。放,睿之子也。

景伯母崔氏,通經,有明識。貝丘婦人列其子不孝,景伯以白其母,母曰:“吾聞聞名不如見麵,山民未知禮義,何足深責!”乃召其母,與之對榻共食,使其子侍立堂下,觀景伯供食。未旬日,悔過求還;崔氏曰:“此雖麵慚,其心未也,且置之。”凡二十餘日,其子叩首流血,母涕零乞還,然後聽之,卒以孝聞。景伯,法壽之族子也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