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漢三年癸未,公元前九八年春,仲春,王卿有罪他殺,以執金吾杜周為禦史大夫。
時上遣敖深切匈奴迎李陵,敖軍無功還,因曰:“捕得生口,言李陵教單於為兵以備漢軍,故臣無所得。”上因而族陵家。既而聞之,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,非陵也。陵令人刺殺緒。大閼氏欲殺陵,單於匿之北方。大閼氏死,乃還。單於以女妻陵,立為右校王,與衛律皆貴用事。衛律常在單於擺佈;陵居外,有大事乃入議。
上與諸子疏,皇後希得見。太子嘗謁皇後,移日乃出。黃門蘇文告上曰:“太子與宮人戲。”上益太子宮人滿二百人。太子後知之,心銜文。文與小黃門常融、王弼等常微伺太子過,輒增加白之。皇後切齒,使太子白誅文等。太子曰:“第勿為過,何畏文等!上聰明,不信邪佞,不敷憂也”上嘗小不平,使常融召太子,融言“太子有憂色”,上嘿然。及太子至,上察其貌,有涕零處,而佯語笑,上怪之;更微問,知其情,乃誅融。皇後亦善自防閒,避懷疑,雖久無寵,尚被禮遇。
十仲春,上行幸雍,祠五畤。西至安寧、北地。
太初四年戊子,公元前九三年春,三月,上行幸泰山。壬午,祀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,因受計。癸未,祀孝景天子於明堂。甲申,修封。丙戌,禪石閭。夏,四月,幸不其。蒲月,還,幸建章宮,赦天下。
趙人江充為水衡都尉。初,充為趙敬肅王客,獲咎於太子丹,亡逃;詣闕告趙太子陰事,太子坐廢。上召充入見。充麵貌魁岸,被服輕靡,上奇之;與語政事,大悅,由是有寵,拜為直指繡衣使者,使督察貴戚、近臣逾侈者。充舉劾無所避,上覺得奸佞,所言皆中意。嘗從上甘泉,逢太子家使乘車馬行馳道中,充以屬吏。太子聞之,令人謝充曰:“非愛車馬,誠不欲令上聞之,以教敕亡素者,唯江君寬之。”充不聽,遂白奏,上曰:“人臣當如是矣!”大見信譽,威震京師。
夏,六月,赦天下。
初榷酒酤。
天漢四年甲申,公元前九七年春,正月,朝諸侯王於甘泉宮。
夏,四月,立皇子髆為昌邑王。
漢紀十四(起昭陽協洽,儘閼逢敦牂,凡十二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