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鑒_第60章 (3)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帝以蕭望之經明慎重,群情有餘,材任宰相,欲詳試其政事,複覺得左馮翊。望之從少府出為左遷,恐有分歧意,即移病。上聞之,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諭意曰:“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。君前為平原太守日淺,故複試之於三輔,非有所聞也。”望之即起視事。

既而先零與諸羌種豪二百餘人解仇、交質、盟詛。上聞之,以問趙充國,對曰:“羌人以是易製者,以其種自有豪,數相進犯,勢不壹也。往三十餘歲西羌反時,亦先解仇合約攻令居,與漢相距,五六年乃定。匈奴數誘羌人,欲與之共擊張掖、酒泉地,使羌居之。間者匈奴困於西方,疑其更遣使至羌中與相結。臣恐羌變未止此,且複結聯他種,宜及已然為之備。”後月餘,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藉兵,欲擊善□、敦煌以絕漢道。充國覺得“狼何勢不能獨造此計,疑匈奴使已至羌中,先零、罕、幵乃解仇作約。到秋馬肥,變必起矣。宜遣使者行邊兵,豫為備敕,視諸羌毋令解仇,以發覺其謀。”因而兩府複白遣義渠安國行視諸羌,彆離善惡。是時,近年豐稔,穀石五錢。

初,扶陽節侯韋賢薨,宗子弘有罪繫獄,家人矯賢令,以次子大河都尉玄成為後。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,即陽為病狂,臥便當,妄笑語,昏亂。既葬,當襲爵,以狂不該召。大鴻臚奏狀,章下丞相、禦史案驗。案事丞相史乃與玄成書曰:“古之推讓,必有文義可觀,故能垂榮於後。今子獨壞麵貌,蒙熱誠為狂癡,光曜晻而不宣,微哉子之所托名也!仆素愚陋,過為宰相執事,願少聞風聲;不然,恐子傷高而仆為小人也。”玄成朋友侍郎章亦上疏言:“聖王貴以謙遜為國,宜優養玄成,勿枉其誌,使得自安衡門之下。”而丞相、禦史遂以玄成實不病,劾奏之,有詔勿劾,引拜;玄成不得已,受爵。帝高其節,以玄成為河南太守。

上令有司求高祖功臣子孫失侯者,得槐裡公乘周廣漢等百三十六人,皆賜黃金二十斤,複其家,令奉祭奠,世世勿絕。

夏,四月,丙子,立皇子欽為淮陽王。皇太子年十二,通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。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:“吾聞‘滿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’今官吏至二千石,官成名立,如此不去,懼有悔怨。”本日,父子俱移病,上疏乞骸骨。上皆許之,加賜黃金二十斤,皇太子贈以五十斤。公卿故交設祖道供張東京都外,送者車數百兩。門路觀者皆曰:“賢哉二大夫!”或感喟為之下泣。

元康四年己未,公元前六二年春,正月,詔:“年八十以上,非誣告、殺傷人,它皆勿坐。”

乙未,詔曰:“朕微眇時,禦史大夫丙吉,中郎將史曾、史玄,長樂衛尉許舜,侍中、光祿大夫許延壽,皆與朕有舊恩,及故掖庭令張賀,教誨朕躬,修文學經術,恩德卓異,厥功茂焉。《詩》不雲乎:‘無德不報’,封賀所後輩子侍中、中郎將彭祖為陽都侯,追賜賀諡曰陽都哀侯,吉為博陽侯,曾為將陵侯,玄為平台侯,舜為博望侯,延壽為勝利侯。”賀有孤孫霸,年七歲,拜為散騎、中郎將,賜爵關內侯。故交下至郡邸獄複作嘗有阿保之功者,皆受官祿、田宅、財物,各以恩深淺報之。

車師王烏貴之走烏孫也,烏孫留不遣。漢遣使責烏孫,烏孫送烏貴詣闕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