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洪:西土鹹服諸葛亮能儘時人之器用也。
孫權:1丞相受遺輔政,國富刑清,雖伊尹格於皇天,周公光於四表,無以遠過。2諸葛丞相德威遠著,翼戴本國,典戎在外,信感陰陽,誠動六合,反覆締盟,廣誠約誓,使東西士民鹹共聞知。
《出師表》
漢末三國
《前出師表》,是中國三國期間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。當時為建興五年,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驚中規複過來,外結孫吳,內定南中,勵清吏政,兵精糧足;諸葛亮以為已有才氣北伐中原,實現劉備匡複漢室。表文表達了作者謹慎勤奮、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誌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言的孜孜之意,感情竭誠,文筆暢快,是當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。
張悌:諸葛、司馬二相,遭值際會,讬身明主,或收功於蜀漢,或冊名於伊、洛。丕、備既冇,後嗣繼統,各受保阿之任,輔翼幼主,不負然諾之誠,亦一國之宗臣,霸王之賢佐也。
諸葛亮的著作編成《諸葛亮集》。彆名‘諸葛氏集’。
人物評價
張裔:公賞不遺遠,罰不阿近,爵不成以無功取,刑不成以貴勢免,此賢愚之以是僉忘其身者也。
傅玄: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。治國有分,禦軍有法,積功興業,事得其機,入無餘力,出不足糧,知蜀本弱而危。故慎重以鎮之。
劉備: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。
習隆、向充:況亮德範遐邇,勳蓋季世。
《誡子書》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,成為後代曆代學子修身發憤的名篇。它能夠看作是諸葛亮對其平生的總結。諸葛亮也是一名風致高潔才學賅博的父親,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窮希冀儘在言中。通過這些聰明理性、簡練謹慎的筆墨,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。先人儲存有多篇《誡子書》。
《誡外甥書》
《前出師表》(傳為嶽飛所書)
《將苑》(彆名《心書》)
司馬懿:1真乃天下奇才也!”“亮慮多決少。2亮誌大而不見機,多謀而少決,好兵而無權,雖提卒十萬,已墮吾畫中,破之必矣。[36]
劉曄: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。[35]
●
●
《草廬對》
張彥遠記敘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、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:“屏風一片值金二萬,坎者售一萬五千,”“一扇值金一萬。”並說漢魏三國(即上古)畫家的作品,在唐朝已是“有國有家之重寶”,“為希代之珍”。張彥遠他的記敘中,能夠大抵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汗青職位和藝術成績。
文學
劉禪:惟君體資文武,明睿篤誠,受遺托孤,匡輔朕躬,繼絕興微,誌存靖亂;爰整六師,無歲不征,神武鮮明,威鎮八荒,將建殊功於季漢,參伊、周之巨勳。如何不弔,事臨垂克,遘疾隕喪!朕用傷悼,肝心若裂。夫崇德序功,紀行命諡,以是光昭將來,刊載不朽。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,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,諡君為忠武侯。魂而有靈,嘉茲寵榮。嗚呼哀哉!嗚呼哀哉!
楊戲:忠武英高,獻策江濱,攀吳連蜀,權我世真。受遺阿衡,整武齊文,敷陳德教,理物移風,賢愚競心,僉忘其身。誕靜邦內,四裔以綏,屢臨敵庭,實耀其威,研精大國,恨於未夷。